核心观点 北京市委准确把握了首都城市基层治理面临的现实难题,提出构建党建引领的“街乡吹哨、部门报到”机制,目的就是要通过下沉资源、赋权增能改革,提升属地管理能力。赋予街乡“吹哨”权及“考评”权后,当遇到跨部门、跨区域难题时,街乡启动“吹哨”机制,从而打破条块关系的常态运作,促使相关部门前来“报到”,通过联合行动化解问题。 为探索首都城市基层治理的新路径,及时回应和化解实际问题,2018年初,北京市委提出构建党建引领“街乡吹哨、部门报到”工作机制,作为“一号课题”,在全市各区同步开展政策试验。随着改革的推进,首都城市基层治理通过向街乡赋权,提升街乡行政效能,逐渐形成新型运作模式。 城市基层治理的难题 一方面,在推进属地管理的任务导向下,城市基层治理面临着“有限资源、全面责任”难题。随着国家推进政企分开、政社分开,基层政府直接支配的公共资源减少。同时,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地将原来由单位承担的社会职能剥离出来,转由基层政府及其派出机关承接,街乡肩负的工作职责不断增多,需要应对一切问题,承担全面责任。作为扎根基层的行政主体,街乡的行政编制和财政资源有限,开展工作普遍面临“权小责大”、权能不